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春節走春,來一趟原味之旅,原民風味館原住民植物展示區植物介紹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1-02-03

更新日期:2021-06-01

發佈單位:市府-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2130

農曆春節將屆,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如何選擇適當的走春景點才能保持社交距離,既能抒解身心又知性滿滿的走春之旅呢?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下稱原民會)為推薦位於臺北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市府田園城市基地中最具特色的原民風味館原住民植物展示區,同時也從導覽解說中,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生活中不可欠缺之食用、藥用等傳統植物。在此為市民略為介紹展示區內幾種具有特色的原住民傳統植物。
羅氏鹽膚木
1.多元用途—羅氏鹽膚木
分布台灣2,000 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山麓叢林內,向陽開闊地十分常見。過往原住民將含有乳脂狀的果實作為食鹽的替代物,嫩葉必要時也可當作野菜食用。除此之外,該木灰白色,質輕軟,具光澤,原住民常用以製耳環或其他器具。此種植物根有消炎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葉、根皮也可外用治毒蛇咬傷,樹皮治瘧疾等藥用效果。特殊的是魯凱族人將羅氏鹽膚木應用在打獵上。將它製成木炭粉後,加水煮熱,放入硝酸及硫磺,煮至黏稠狀即可作為獵槍火藥粉。
台灣魚藤
2.天然毒劑—臺灣魚藤
臺灣魚藤分布在1,000 公尺以下的林緣、路旁、山坡向陽地,數量相當多。原住民族主要利用根部搗爛後所流出的汁液,放到溪水中,讓魚類行動遲緩而易於捕捉,當作毒魚的天然素材。利用根和莖的毒性,可提製農藥用殺蟲劑、搗汁取用作蔬菜害蟲之除蟲劑;但如若溶於肥皂水,可治皮膚病或毒蟲咬傷;魚藤堅韌的纖維可製紙及繩索。由於是有毒植物,特別提醒民眾觀賞時不要刻意拿來食用,避免中毒。
三葉五加
3.趨吉避凶—三葉五加
三葉五加是臺灣唯一的原生種五加屬植物,分布在全島海拔 l500 公尺以下之山區平野。莖切段曬乾後,可為涼茶之原料喝來有特異之芳香,新芽及嫩葉洗淨後可直接炒食或煮湯 ,滋味頗佳。將其鮮葉搗爛外敷可治疔瘡、癰腫,在民俗療法中,用於緩解風濕疼痛及發炎的症狀,也用於緩和感冒發燒及咳嗽。蘭嶼達悟族參加喪禮時會攜帶,用以趨吉避凶。
七日暈
4.檳榔友伴-七日暈
七日暈又稱紅仔珠,生於山坡疏林下或路旁灌木叢中,但以海邊居多,果實傳說吃了會暈七天而得名。根及莖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抗過敏,止癢。早期排灣族亦有用其樹皮與檳榔共嚼,充為嗜好品。七日暈帶有小毒,觀賞時應避免食用,以免中毒。
嶺南白蓮茶
5.允武允文-嶺南白蓮茶
嶺南白蓮茶又稱厚殼樹,分布全島中低海拔森林中。苗栗、台中、南投、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山麓、平野至山區。木材可供製作刀鞘,槍柄,也可作為薪炭;葉甘微苦可清熱暑,枝可收斂止瀉之用。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莊溪/認識植物/網址:http://kplant.biodiv.tw/index.htm

附件檔案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