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3-12-06

更新日期:2023-12-26

1077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活動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電話
+886-2-89787040
活動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策展人|傅遠政(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一張照片不是一種圖像、不只是一種對真實事物的詮釋,它還是一種形跡……」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回顧臺灣攝影百年來發展的面貌,「寫實攝影」以相機速寫,在193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攝影創作者們風行的創作方式,以直接且正視的視角,反映了生活縮影,積累並紀錄了臺灣的歲月容顏。在這些寫實且帶著時間感的影像中,不同世代的觀者,各自尋找著各自的閱讀共鳴基點,不論是與拍攝時代相近的讀者,尋找記憶中的生活經驗,或是年輕世代,由影像中的形跡,發掘與傾聽其中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經驗造就攝影具有多重、交疊且多義的閱讀可能性,因此攝影不僅僅是見證曾在的片刻,觀者亦透過照片閱讀,以記憶的拼圖來構建、想像影像中的一景一物,帶來曾在的感受。

「曾在的形跡」透過兩位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邱德雲(1931-2014),他們從寫實攝影起步,以鏡頭紀錄動人的生活片刻,或長期注視土地家園,且各自積累出獨特的攝影語彙,在寫實攝影上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李悌欽由1960年代興盛的影會活動起步,在正職工作之外,投身於「大同攝影同好會」以及「自由影展」等業餘攝影社團。他以質樸且恬淡的鏡頭語言,透過相機快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隨著時代的流變,他在熟悉的城市中拍攝景物的風貌流轉,並在擾攘的街廓中,捕捉光影及造型,展現攝影者的心象與心境。

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與家鄉苗栗的變遷,1960年代在鄉土寫實中成長摸索,深刻且貼近土地的精神,讓他的影像語彙以濃烈反差及強烈對比,表現對土地的感情溫度。1991年推動「硬頸攝影群」成立後,他更加著力深入苗栗鄉間,拍攝腳踏土地、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以及農村凋零的時代變奏。

本展透過兩位攝影家無私捐贈的大批影像檔案及作品,藉由攝影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影像之間的對話,形構本次展覽。李悌欽與邱德雲兩位創作者,扣合著攝影的寫實精神以及時代價值,面對城市發展與農村轉型,展現出不同的攝影風貌。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相關連結

相關照片

近期活動

更多活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