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動物園上班超級浪漫 野生領角鴞窗外陪伴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7-04

更新日期:2016-07-04

發佈單位:臺北市立動物園

2439

臺北市立動物園裡以往總是氣氛嚴肅、各自忙碌的辦公大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仁們開始爭相走告、聚集到特定地點,還多半難掩輕鬆微笑、彼此提醒要輕聲細語?原來是員工們上、下班必經的行政大樓前樹叢內,在6月下旬悄悄進駐了一家四口領角鴞,瞬間成為超級舒壓的關注焦點。鳥爸爸和鳥媽媽帶著2隻幼鳥正進行著居家及野外求生訓練,4隻貓頭鷹停留在這裡已經超過1周,知情的動物園同仁們即便沒能抽空專程探視,有機會路過時也一定會抬頭看看,牠們是不是還待在原處。

領角鴞主要生活在都會邊緣的淺山地區,牠們通常晝伏夜出,白天停棲在樹叢內休息。但即便領角鴞是小型的猛禽,若其他鳥類發現牠們的存在時,也難免會群起鼓譟示警。這次行政大樓前的領角鴞家族會被「看見」,就是園長金仕謙注意到附近的紅嘴黑鵯、大捲尾及樹鵲們一陣鼓譟,正想一探究竟時,赫然發現近在咫尺的領角鴞一家四口。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貓頭鷹是童話故事或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神秘動物,因為很少有機會在野外親眼目睹牠們的身影。由於動物園努力保持園區環境的原始樣貌,近年來愈來愈容易在這裡觀察到野生的山羌、白鼻心、鼬獾、穿山甲、大赤鼯鼠、大冠鷲、臺灣藍鵲、竹雞、黃嘴角鴞等生活在淺山地區的動物。但這回領角鴞就這麼大辣辣地停在辦公室窗外的樹上,而且還帶著2隻幼鳥,對動物園同仁來說,也算是頭一遭的新鮮經驗。

都市中可提供給領角鴞繁衍的天然樹洞不好找,不會築巢的領角鴞會將被迫蛋產在如椰子葉柄基部、甚至抽油煙機通風孔等不適合的場所,因此每到繁殖季節,常有幼鳥意外落「巢」的事件發生。動物園行政大樓外的2隻領角鴞幼鳥體型快跟成鳥一樣大、但羽毛顏色較灰白,白天幾乎都不會移動位置,偶爾理理羽毛、歪著頭看看樹下不時來關心牠們的人,或是乾脆閉目養神。

領角鴞不僅是臺灣的特有亞種,也是臺灣分布最廣泛、最有機會出現在人們生活周遭的貓頭鷹。隨著人類開發,造成淺山地區的棲地破壞,對於食物選擇要求不高的領角鴞,也得從淺山地區進入都市冒險,牠們會捕捉紅鳩、麻雀、白頭翁、老鼠、青蛙、蜥蜴甚至是蟑螂等都市常見的動物,來餵養牠的小孩。所以只要在都市裡環境良好的區域,就有機會遇見嘗試與人類和平共存的領角鴞。

領角鴞公、母外貌同型,野外一般母鳥的體型較公鳥略大些,每次可以產下2-4枚卵,孵卵的工作由母鳥負責,公鳥則擔任提供食物和警衛的工作。受精卵的孵化期約1個月,剛孵化的領角鴞寶寶全身白絨絨,約1個月就會離巢,剛離巢羽翼未豐的領角鴞寶寶仍然會聚在一起,接受親鳥的保護和餵食,同時慢慢地學習捕捉獵物所需的各項技巧。


領角鴞小檔案 特有亞種
英名: Collared Scops Owl
學名: Otus bakkamoena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分類:鳥綱 鴞形目 鴟鴞科
分布:臺灣
棲息環境:平地至1,300 公尺闊葉林區
食性:昆蟲、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兩棲類及爬蟲類
習性:晝伏夜出 , 在春夏夜晚,常可聽到牠發出單調「不--」的
鳴叫聲。
型態:翼長16~17公分,體長23~25公分,體重108~170 公克,裸
趾;全身灰褐色佈有黑褐色柱紋、蠹紋,面盤周圍黑色,頭頂
有羽角,嘴喙基部有發達地感覺毛鬚,頸椎:有14節,頭部可
轉動270度。
食性:肉食性。
習性:晝伏夜出,非繁殖期單獨活動,白天藏於樹葉濃密樹枝處。

臺北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
Google+:http://plus.google.com/+TaipeiZoo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aipeiZoo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TaipeiZoo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