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北漂設計創業者的觀察筆記(台北畫刊108年6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9-06-11

3369

新創產業看似只要創業家的概念夠新穎,就能成功,不過真的如此簡單嗎?致力於將設計導入社會創新的新創公司,必須嘗試發現介入社會議題的不同取向,引導出一股嶄新的社會能量。

北漂設計創業者的觀察筆記楊振甫
5% Design Action執行長、DreamVok意集設計執行長,擁有音樂、商學與設計背景,長期從事跨領域設計研究,輔導產業導入服務與產品創新設計思維,帶領業界人士與設計師投入專業與時間,針對社會重要議題進行創新設計。

作為一個北漂「嫁到宜蘭」的高雄人,現在,每天通勤到台北,過著為三個孩子、兩家新創公司打拚的日子,十年前,我根本就想像不到會過這樣的生活。

原本爸媽一路栽培我在音樂這條道路發展,直到考大學前夕,與老師的一段對話改變了我。他問:「老師在音樂產業裡三、四十年,產業的變化與進步基本上不大,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回答不知道,老師接著說:「就是因為這個圈子裡太多會音樂的人了。」那天,老師鼓勵我放膽多接觸過去「音樂人比較少碰的專業」,因此,我便開始轉到行銷、財管與設計領域。

2008年從美國回台後,就一腳踏入設計圈,思考如何運用人文與商學的背景,經過自我一路探詢,最後幸運地在「設計思考與服務創新」領域,找到了熱情與長期投入的目標。2011年,與設計師黃則佳出版了台灣第一本服務設計專書《打開服務設計的秘密》。緊接著到了2012年,可說是自己職涯轉折非常關鍵的一年。

首先,我加入了工業技術研究院Dechnology(Design+Technology)科技美學團隊,嘗試解決當時專利技術面臨的「商業化挑戰」,期待導入跨域設計創新思維,找到不同於以往商業和社會的應用,探索新價值。再者,因長期投入癌症防治領域的太太,在一次社區健康宣導工作中倒下送醫,讓我深刻地感觸到「公共服務」與「社會創新」領域,亟需引進更多創新設計能量。

作為一位基層護士,太太受的訓練與專業,並不在「推廣與行銷」好的癌症預防方法與政策,相對地,產業界有更多跨領域專業人士可以協助。因此,我在2013年5月正式發起了「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奠基在「開放式共創」的理念,以「設計行動」專案形式募集跨領域的設計師與專業人士,共同投入「5%的業餘時間」,將原本運用在企業創新上的專業知識與設計能力,貢獻於社會關鍵課題及挑戰之中。

2016年,5% Design Action 以社會企業的經營理念出發,正式落腳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工研院的Dechnology團隊,也在2017年邁向新創,成立了「DreamVok意集設計」,作為工研院成立46年來,第一家以「設計創新顧問」為主軸的衍生公司,除協助研發機構技術找到商品化方向之外,也努力透過整合軟體和硬體,來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接連協助推動與出版了《次世代的科技新美學》和《未來生活的創新提案》兩本專書。

就此,營運DreamVok與5% Design Action兩家新創公司,就成為了我每天通車宜蘭與台北的日常。2018年除了持續推動產業導入設計思維、引領轉型創新之外,我們更在同時間辦理了「為明日的社會,設計吧!」國際社會設計論壇,15位國際講者齊聚台北,並且向內向外推廣,到首爾、香港、上海、廈門、台北、新北、台中、彰化、台南等不同城市,持續推動高齡長照、青銀共創、返鄉設計、家庭友善職場、高教創新等議題的設計行動。

北漂設計創業者的觀察筆記▲領導兩個新創團隊,楊振甫(前排右)率領大家走入社會設計和服務創新的領域。

新創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在初期能有更多「對外接觸及互動」的機會,能「被看見」、也可「看見」業界與環境的發展變化,即時掌握趨勢與有用資訊。因此,在台北落地開展的這幾年,我們結交了許多同樣在創業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夥伴,而各方的輔導資源與關注,也確實拉了我們好幾把。
無論如何,我們不忘回到創業的「初心」,期待未來在努力於「設計驅動創新」領域之餘,同時有機會繼續分享自己在這個「創業進行式」中的心得與見聞。
 
北漂設計創業者的觀察筆記▲「為明日的社會,設計吧!」國際社會設計論壇,齊聚15位國際講者,讓台北成為社會設計討論的重點城市。

文/楊振甫
圖/5% Design Action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