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10月第585期—巷弄尋訪匠師職人 用故事喚醒城市記憶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10-17

3422

萬華為台北極早發展的地區,集結了茶莊、餅鋪、中藥草行、服飾鐘錶批發與傳統打鐵店……,從這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不難發現先民生活的痕跡,許多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與匠師職人,更成為當地特殊的生活風景。

 

阿寶師咖哩餃 老餅鋪創新滋味

前身為鳳鳴香食品行的「阿寶師咖哩餃」,由第二代負責人唐楷傳承父親手藝。他的父親陳錦寶當年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落腳萬華後開立「鳳鳴香食品行」,取自福州老店之名,主打繼光餅、麻花、潤餅等各式福州餅,並隨年節、中秋推出時令糕餅。直到1950年唐楷接手後,創新研發咖哩餃,做出口碑,於是以「阿寶師咖哩餃」為店名,雖父親入贅不同姓,但其名的「寶」字,則期許後代子孫感念祖先不忘本。


唐楷說,手工福州餅,最重要的是老麵筋度,而筋度好壞在於手揉勁道。「拍打麵團,聽聲音的響亮程度,就能得知筋度夠不夠。」過去這全憑師傅個人經驗的功夫,如今則可用機器檢測麵團PH值,也能以試烤麵團的顏色來辨別。

 

而咖哩餃造型特殊,必須手工細心摺捏,油酥與皮的比例,更是讓咖哩餃吃起來層次油潤的關鍵。開業近70年,唐楷仍每天想著不斷進步,也期許在地產業與萬華的未來有更深的連結。

▲油酥與皮的比例是阿寶師咖哩餃美味關鍵。(林衍億攝)


太和餅舖 記憶中的老味道

1946年創立的「太和餅舖」最初是雜貨鋪起家。第三代負責人陳俊傑說,爺爺曾在台中「大和糖廠」工作,台灣光復後,爺爺回到台北與手足開業,以「比大和多一點」為店鋪命名,販售蜜餞、雜貨、名產、漢餅等商品。直到1960年代,美國進口麵粉來台,同時開設烘焙課程,父親與叔叔學得技藝,開始手工製作糕點。「當年以包子、饅頭為民生主流,而充滿油糖、膨鬆柔軟的麵包一推出,就非常受到民眾歡迎。」直到近20多年,陳俊傑與家族同輩定調市場區隔,「太和餅舖」以傳統漢餅為主,堅持保留古早風味。

▲以手工古法製作的傳統漢餅,承載著三代的用心與堅持。(林衍億攝)


陳俊傑表示,漢餅的前置作業繁複,光是準備材料就相當費心。以「冬瓜肉餅」為例,材料有冬瓜、堅果、豬油與奶粉,前二項就得先行處理至軟化,才能混合做餅。「冬瓜與肉的比例、火候的拿捏,都與呈現出來的風味有關。我希望做出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他更謹記父親的話,「餅要做出自己敢吃的,才能賣給客人。做餅就是要把幸福的感覺傳遞給客人。」堅守誠信的精神,同時敢於創新,近年更以「烤乳酪」吸引年輕人親近傳統,也讓老店湧出新活水。


三秀打鐵店 手工農具起家

位於萬華區的西昌街原是著名的打鐵街,而今打鐵業式微,「三秀打鐵店」成了當地碩果僅存的店家。第二代老闆張榮秀回憶,1925年父親與友人合夥開業,而後拆夥自己創立「三秀」。「全盛時期西昌街2號到26號都是做打鐵的,光我們家族就有3家,『金勝』是做宰切豬肉的刀具,『元益』做廚師用刀,『三秀』則是農耕用具。誰的工法熟練、做得快,自然就形成某種工具的專賣店。」因為打鐵產品齊全、功能多元,包括遠從花蓮、金山地區而來的打鐵行都向三秀批發,影響力可見一斑。


張榮秀的技術傳承自福建惠安,他表示:「打鐵之前,得先將廢鐵敲開,以1,300度的高溫,經過2次的燒熔、敲打,再合體。敲打的時候,滾燙熔漿的火花會噴發,燙得兩隻手傷痕累累,所以每個打鐵師傅的手永遠都布滿坑疤。」而今機器取代傳統農具,90幾年的老店也轉型為修理建築器具,而高齡70歲的張榮秀仍退而不休,持續為打鐵業而努力。▲打鐵匠師張榮秀的身影,訴說著打鐵業即便風華不再,但夙昔精神仍舊不朽。(林衍億攝)

 

福大同茶莊 百年焙茶絕技

1845年創立的「福大同茶莊」,看盡了百年來台灣的茶葉文化與興衰。負責人蔡玄甫說,艋舺移民來自閩北,因台灣早年沒有種茶,先民以帆船載運來自廈門茶行的茶葉,但因為海運需費時一個半月,茶葉易受潮,運抵後必須先在艋舺的茶行挑茶梗、精製焙茶後,才能對外販售。當時,在二號水門等待貨運上岸的挑夫們,總會在茶棧裡喝著大壺茶閒聊,形成庶民生活的茶文化。而來自安溪的功夫茶,則是賣給有錢的仕紳,以武夷水仙、安溪鐵觀音、老欉品種為主。此外,說書茶館也成了另一種茶文化的發揚地。

▲茶不僅是商品,更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以茶會友是快意不過的樂事。(林衍億攝)


早年賣茶是由挑夫挑往城內銷售,沒有店鋪,茶莊功能在於製茶。現在衡陽路、博愛路、公園路附近的百貨、布莊、銀樓,曾經都是賣茶的熱門地點。後來台灣開始自行種茶,茶莊的功能則演變為研製花茶。蔡玄甫說,上好的花茶,茶葉裡看不到花,但卻聞得到清新淡雅的花香。取自南港的桂花、蘆洲的茉莉花,一層茶葉、一層花瓣,以紙區隔、層層堆疊,如此4天4夜,即「四韻四提」,甚至「八韻八提」,才能做出高級花茶。

 

龍山佛具 發揚雕刻藝術

1895年創立的「龍山佛具」是間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字號,它的佛像雕刻有口皆碑,包括中南部、澎湖、花蓮等地佛具店、寺廟皆慕名拜訪,遠近馳名。

▲龍山佛具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字號,其佛像雕刻遠近馳名。(林衍億攝)


高齡78歲的第六代負責人李子勇,20歲以前就已經為艋舺龍山寺造了韋陀菩薩及伽藍菩薩,談起佛像雕刻,他正經地說:「最難的就是臉部神情。如何刻畫莊嚴法相,有人學了十多年還是沒辦法出師。」

 

李子勇說,佛像製作過程繁複,早期以棉紙糊為佛像塑形,其後則用泥巴塑形,最後演化成以「脫胎」方式,先用泥巴捏出神明的雛形,再用紙片貼出外觀,泥巴乾了之後除去粗胚,接著彩繪及「安金」(黏上一層金箔),就完成一尊堅固且美觀的佛像了。直到今天,大型塑像仍然採用這個方法,只是表面改採玻璃纖維,至於中小型佛像,則隨著人們對質感的重視,發展出木材雕刻。


然而「龍山佛具」幾乎無所不包,除了中式佛像外,聖母瑪利亞、耶穌基督像也可以雕!「佛具產業不會沒落,因為永遠有人拜拜,你看全世界的佛教越來越興旺,一座道場就有上百萬信眾。」李子勇自信滿滿地說。

 

每座城市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獨有的味道,那是一種身分標誌,說明了我們是誰,同時也是城市魅力的展現。從匠師職人堅定的眼神中,能看見萬華無可取代的價值,在傳承的過程中保留了舊時代的溫潤,卻也巧妙地融入了新時代的思維,帶領萬華邁向不同的高度。


文/葉亞薇
攝影/林衍億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