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3年09月第560期—百年紅顏物語 懷舊與流行的戲夢交會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1942

百年紅顏物語 懷舊與流行的戲夢交會
編按:想知道「老臺北」的樣貌嗎?自本期起,《臺北畫刊》將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從注視一張張的老照片回到從前,細數曾有過的轉變;再瀏覽同址的現今照片,一回神,已穿越臺北百年。

(昔)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
在臺北諸多具有特色的歷史建築群中,要找到像西門紅樓這樣紅磚八角樓造型、渾身充滿「戲味」的建築及空間,還真是鳳毛鱗角!尤其它位於西門町鬧區內,復古的建築形式及懷舊氛圍,與周遭年輕流行的步調與喧鬧形成強烈的對比,奇怪的是,整體看起來竟也十分「速配」,似乎若少了紅樓,西門町也失去了某種類似「精神座標」的靈魂。

前世精彩沈浮
也許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將賈府的榮枯刻劃得太過淋漓盡致,「紅樓」這個詞總讓人有份紅塵如夢的蒼涼感,所以乍聽「西門紅樓」之名,難免對她的前世今生有了些許想像……果然,她也不負紅樓之名,從1908年開市的「新起街市場(或稱西門市場、市場八角堂)」、戰後初期的說書場、滬園劇場、1970至1990年代的紅樓戲院、二輪電影院,到更名為「紅樓劇場」的多元藝文空間古蹟活化,以及如今以「西門紅樓」亮相和開辦創意市集等,精彩的人生浮沉,在充滿戲味氛圍的建築空間中輪番上演,竟也予人世事如夢的錯覺……

若是對照日據時期「新起街市場」老照片和現今西門紅樓的建築外觀,乍看之下倒是變動不大,只不過現在看來頗為復古的造型,在當時可是引領風尚、全臺第一座示範性公營市場呢!當時市場主要服務的是日本顧客,販售些生鮮蔬果、花卉、藥材、書刊、日本醬菜及臺灣土產等商品,年節時也會經營南北雜貨、布匹買賣等,雖然這空間是稱為市場,實際卻像是如今的百貨商場或舶來品店,很多最先進、最流行、最新奇的物品或外國貨,都可以在此找到,而且價錢標示得相當清楚。


今生原創時尚
有趣的是,歷經一百多年的時光流轉,同樣的空間依然「保鮮」,站在流行的最前線,走的是時尚風,同樣賣的是流行及新奇事物,五花八門的物品跨越國界,逛街人潮不再是身穿和服,而是身穿現代潮服的國內外多元臉孔,如果不說,只保留西門紅樓建築主體的話,可能很多人看到今昔照片,會以為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Cosplay(角色扮演)……

如今,每逢週末假日,很多民眾會趕往西門紅樓創意市集遊逛及挖寶,許多年輕人自己手作各式各樣的文創品,在廣場上擺攤,向民眾展現創意夢想,而逛市集的民眾,則可在此收穫獨特的文創收藏,以及自由創作的「原創」青春夢。或許逛著逛著,在某個閃神的時刻,民眾可能會穿越時空,回到「新起街市場」當時的現場,而周遭一起逛街的人群大多身穿和服,市場邊則停著三三兩兩的人力車……跨越時空,相同的空間凝聚著老記憶與新靈魂,交會著舊潮流與新價值,宛如一齣魔幻寫實劇,留下許多令人玩味的歷史謎題與夢境……

或許,西門紅樓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跳脫時代、包容各項價值觀及可能性的存在,所以不同世代的人都可以依自己的心象投射,在這個空間獲得自己想要的歸屬,傳唱永恆的生活之歌。

台北畫刊560期—百年紅顏物語 懷舊與流行的戲夢交會
▲古西門紅樓是當時引領風潮的公營示範市場,販賣最時髦的舶來品及南北雜貨。(翻攝自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典藏照片)
台北畫刊560期—百年紅顏物語 懷舊與流行的戲夢交會
▲歷經一百多年時光流轉,西門紅樓外觀依然「保鮮」,是現今年輕人聚集的文創場域。


文/許麗芩 
攝影/廖碩文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