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街角的一扇詩的窗]日出印象(台北畫刊107年5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5-28

4204

附筆

日出,萬物向榮,彷彿一切因而開展。想像一首詩的形成,也一樣有這種自然的肌理。一位俄羅斯女詩人阿赫瑪托娃曾以她的詩像但丁《神曲》一樣,是繆思女神口諭完成的。日光從東方顯現時,牽牛花綻放也一樣。
 

我以日出,述說一首詩形成的過程。從夜暗到天明,一種孕育的過程,光與熱經過夜與夢的淬煉,詩的行句的繁衍就像日出後萬物滋生的過程,從種子萌芽,綻放枝葉、綻放花朵,繁茂枝椏,開展壯碩,從牽牛花這種朝顏,晨開夕謝,到高聳喬木。詩也有生命的肌理,以語言的行句形成。
 

有一年,社區改造要加入一些文化意味,就在SOGO忠孝店後面的小公園,這首詩被雕刻在一片鋼板,靜靜在一座花台邊,迎向晨曦。行人匆匆走遍,不一定停駐下來閱讀。倒是在社區的敦化南路一個珠寶店騎樓的花崗石柱面,鐫刻著我〈這一工,咱來種樹仔〉的一些行句,常有人駐足觀照。

 

李敏勇

知名詩人、文化評論人、翻譯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畢業,曾任圓神出版事業機構社長、笠詩刊主編、台灣文藝社長、台灣筆會會長、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等。


2007年,獲得藝文界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著名代表詩集有《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自白書》、《一個人孤獨行走》等。



文/李敏勇
繪圖/張秋鴻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