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19-06-11
5881
河流承載生活印記與文化紋理,串連起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正如同水動態、多變的特性,城市、居民與河岸的關係亦不停轉換,不論是拓墾時期的傍水而居,抑或是時下人水共生的永續城市,城市的發展依然離不開水岸。我們邀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和2019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劉真蓉,分享他們心目中城市和水岸之間的關係。
王志弘:朝生態永續的韌性城市邁進
回顧台北水岸的歷史發展,王志弘表示,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像是清朝漢人拓墾到日本時代初期,聚落剛剛形成,因為船運、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所需,人和水的關係緊密,有簡單的堤防設備,構成農業社會的水岸地景。這時候人水雖然親近,但河流同時也是城市威脅。
不過,從日本時代中期到戰後1980年代,因為現代化城市的興起,構築出高高的堤防,並設置自來水設施、發電廠和抽水站、排水溝渠等。用現代化工程來隔離水患,水岸被垃圾與荒蕪取代,形塑出人水疏離的邊緣恐懼地景。
到了1980年代晚期以後,由於城市不斷發展、人口大量移入,讓河流環境問題惡化,在各界呼籲倡議下,重新整治河川,並透過遊憩、生態與觀光化,設計規畫河濱公園,將水岸重新拉回市民生活的核心。
▲河濱公園、自行車道的設置,重新塑造了人與水岸的關係。
王志弘認為,台北河濱公園的增設,的確為繁忙都市提供了難得的綠地與呼吸空間。關渡自然公園、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是重要的生態保育環境;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景點雕塑與橋梁美化,也有助於提升河岸休閒與觀光價值,為居民帶來更宜居的環境,同時也重新塑造了人與城市水岸之間的關係。
談及理想中的水岸城市,他回憶起小時候的景美溪,「當時景美溪沿岸到處是農田、竹林,溪水乾淨清淺,我常常徒步就可渡河,人與水的關係十分親近。」城市裡水系密布,是王志弘理想中的水岸地景。然而,面臨氣候變遷,也許我們無法再憑過去的經驗思考,不能只以人為中心,而是將河流視為一個生命系統,打造真正生態永續的韌性城市。
▲非洪汛期的河川,河岸的沃土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
但隨著氣候劇烈變遷,王志弘從觀察荷蘭等國際水岸城市的發展中發現,以生態、景觀、環境和人文整體規畫考量,是當前的趨勢。然後回歸自然、學習水岸特性與價值,並以「生態復育」的方式,來進行都市河川的改造。換句話說,去水泥化、去人工化、維護生態多樣性,是未來持續推動水岸城市的方向。
劉真蓉:重溫舊夢的北投納涼祭
源自地熱谷,北投溪帶著礦物,一路流進磺港溪,讓北投成為台北著名的溫泉鄉。劉真蓉在2017年參與北投溫泉博物館主辦的「北投納涼祭」,也因此有機會深入了解北投的過去和現在,並透過觸覺、味覺、聽覺與心理等不同層面的感受,「穿越」到過去,用最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北投宜古宜今的魅力,創造出獨特的北投印象。
▲北投溪發源自地熱谷,將泉水帶入北投,讓河水成為當地人日常的一部分。
其實日本時代的納涼祭,源自於官方舉辦的「納涼會」,是日本傳統用來消暑娛樂的夏季夜間活動,就像是夏日的夜市一般。日本政府透過這樣親民的活動,撫慰當時的在台日人,而且北投是當時具有指標性的溫泉休閒勝地,也是上流社會與王公貴族最愛的休憩中心,泡溫泉也成為一種生活的休閒。
▲北投溪旁的泉水池,讓遊客親水,沁涼一下。
也因為北投納涼祭,讓劉真蓉有機會接觸北投的地熱、溫泉等天然珍貴資源,她發現在台灣所受的建築和景觀相關訓練,較少傳達與自然相處的概念,也因此日常生活中比較少機會去思考「親水」的意涵。「當時我們在溫泉博物館的浴池中注滿水,並且在水上放置漂浮的水鈴營造出沁涼感。」她說,當浮鈴被風吹動,呈現出宛如流水般的感受,重現納涼意象。
▲北投納涼祭將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大浴池重新注滿水,隨水晃動的浮鈴,營造流水意象。(圖/衍序規劃設計)
談到近年興起的河濱公園,劉真蓉分享,「宜蘭其實做得很棒,以河為基礎、堆疊日常,冬山河之美,宜蘭人總是津津樂道。台北的基隆河其實也很美,但在真正親水之前,我們得先面對暴雨的問題。我們離『讓生活真的建構在自然環境之中』還有一段路要努力。」
▲雙溪河濱公園讓劉真蓉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喘息。
在城市中創造水岸
水岸會消失,也有可能重新再現。劉真蓉回想起曾經參訪的澳洲雪梨溼地公園(Sydney Park Wetlands),原為廢棄垃圾場,後來反轉成溼地公園,並用溼地雨水收集系統重新創造都市水岸,讓當地野生動物和植物重返城市。劉真蓉印象最深的不僅是公園現在綠意盎然、一片生機,以及藏身公園自然樣貌中的廢水處理機能,還有雪梨市民帶著孩子們從事各種戶外活動的身影與笑靨。
「我想這樣結合水景、地景與生活樣貌的公園,才是成功且人們需要的。希望台灣哪天也能做到。」劉真蓉說。在匆忙、變化快速的今天,我們不應該忽略身邊的自然之美與物外之趣,也許找回那顆對自然的崇敬與感恩之心,才能拉近現代人和自然的關係,並藉此找到與河共生最適當的距離。
▲找個時間親近水岸,尋回與水的親密關係。
文/游姿穎、Tiffany Ku
攝影/KRIS KANG
圖/衍序設計規劃
延伸閱讀
水的形狀 探訪河川的故事
閱讀河川 發掘台北水城故事
造訪溪流 看見城市水脈歷史
王志弘:朝生態永續的韌性城市邁進
回顧台北水岸的歷史發展,王志弘表示,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像是清朝漢人拓墾到日本時代初期,聚落剛剛形成,因為船運、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所需,人和水的關係緊密,有簡單的堤防設備,構成農業社會的水岸地景。這時候人水雖然親近,但河流同時也是城市威脅。
不過,從日本時代中期到戰後1980年代,因為現代化城市的興起,構築出高高的堤防,並設置自來水設施、發電廠和抽水站、排水溝渠等。用現代化工程來隔離水患,水岸被垃圾與荒蕪取代,形塑出人水疏離的邊緣恐懼地景。
到了1980年代晚期以後,由於城市不斷發展、人口大量移入,讓河流環境問題惡化,在各界呼籲倡議下,重新整治河川,並透過遊憩、生態與觀光化,設計規畫河濱公園,將水岸重新拉回市民生活的核心。
▲河濱公園、自行車道的設置,重新塑造了人與水岸的關係。
王志弘認為,台北河濱公園的增設,的確為繁忙都市提供了難得的綠地與呼吸空間。關渡自然公園、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是重要的生態保育環境;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景點雕塑與橋梁美化,也有助於提升河岸休閒與觀光價值,為居民帶來更宜居的環境,同時也重新塑造了人與城市水岸之間的關係。
談及理想中的水岸城市,他回憶起小時候的景美溪,「當時景美溪沿岸到處是農田、竹林,溪水乾淨清淺,我常常徒步就可渡河,人與水的關係十分親近。」城市裡水系密布,是王志弘理想中的水岸地景。然而,面臨氣候變遷,也許我們無法再憑過去的經驗思考,不能只以人為中心,而是將河流視為一個生命系統,打造真正生態永續的韌性城市。
▲非洪汛期的河川,河岸的沃土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
但隨著氣候劇烈變遷,王志弘從觀察荷蘭等國際水岸城市的發展中發現,以生態、景觀、環境和人文整體規畫考量,是當前的趨勢。然後回歸自然、學習水岸特性與價值,並以「生態復育」的方式,來進行都市河川的改造。換句話說,去水泥化、去人工化、維護生態多樣性,是未來持續推動水岸城市的方向。
劉真蓉:重溫舊夢的北投納涼祭
源自地熱谷,北投溪帶著礦物,一路流進磺港溪,讓北投成為台北著名的溫泉鄉。劉真蓉在2017年參與北投溫泉博物館主辦的「北投納涼祭」,也因此有機會深入了解北投的過去和現在,並透過觸覺、味覺、聽覺與心理等不同層面的感受,「穿越」到過去,用最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北投宜古宜今的魅力,創造出獨特的北投印象。
▲北投溪發源自地熱谷,將泉水帶入北投,讓河水成為當地人日常的一部分。
其實日本時代的納涼祭,源自於官方舉辦的「納涼會」,是日本傳統用來消暑娛樂的夏季夜間活動,就像是夏日的夜市一般。日本政府透過這樣親民的活動,撫慰當時的在台日人,而且北投是當時具有指標性的溫泉休閒勝地,也是上流社會與王公貴族最愛的休憩中心,泡溫泉也成為一種生活的休閒。
▲北投溪旁的泉水池,讓遊客親水,沁涼一下。
也因為北投納涼祭,讓劉真蓉有機會接觸北投的地熱、溫泉等天然珍貴資源,她發現在台灣所受的建築和景觀相關訓練,較少傳達與自然相處的概念,也因此日常生活中比較少機會去思考「親水」的意涵。「當時我們在溫泉博物館的浴池中注滿水,並且在水上放置漂浮的水鈴營造出沁涼感。」她說,當浮鈴被風吹動,呈現出宛如流水般的感受,重現納涼意象。
▲北投納涼祭將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大浴池重新注滿水,隨水晃動的浮鈴,營造流水意象。(圖/衍序規劃設計)
談到近年興起的河濱公園,劉真蓉分享,「宜蘭其實做得很棒,以河為基礎、堆疊日常,冬山河之美,宜蘭人總是津津樂道。台北的基隆河其實也很美,但在真正親水之前,我們得先面對暴雨的問題。我們離『讓生活真的建構在自然環境之中』還有一段路要努力。」
▲雙溪河濱公園讓劉真蓉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喘息。
在城市中創造水岸
水岸會消失,也有可能重新再現。劉真蓉回想起曾經參訪的澳洲雪梨溼地公園(Sydney Park Wetlands),原為廢棄垃圾場,後來反轉成溼地公園,並用溼地雨水收集系統重新創造都市水岸,讓當地野生動物和植物重返城市。劉真蓉印象最深的不僅是公園現在綠意盎然、一片生機,以及藏身公園自然樣貌中的廢水處理機能,還有雪梨市民帶著孩子們從事各種戶外活動的身影與笑靨。
「我想這樣結合水景、地景與生活樣貌的公園,才是成功且人們需要的。希望台灣哪天也能做到。」劉真蓉說。在匆忙、變化快速的今天,我們不應該忽略身邊的自然之美與物外之趣,也許找回那顆對自然的崇敬與感恩之心,才能拉近現代人和自然的關係,並藉此找到與河共生最適當的距離。
▲找個時間親近水岸,尋回與水的親密關係。
文/游姿穎、Tiffany Ku
攝影/KRIS KANG
圖/衍序設計規劃
延伸閱讀
水的形狀 探訪河川的故事
閱讀河川 發掘台北水城故事
造訪溪流 看見城市水脈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