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便利雲端支付 打造智慧金融時代(台北畫刊110年2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1-02-05

2636

便利雲端支付 打造智慧金融時代(攝影/林冠良)受到疫情影響,保持社交距離成了一種新生活運動,而近幾年陸續發展的各式雲端支付,不論是線上的金融交易,或是日常生活的小額支付,無疑成了疫情時期的一大解方。另外,趁勢而起的網路銀行,帶來的不僅是科技上的突破,更改變了你我的生活。

從交通支付到便利支付的悠遊卡
生活在台北這座城市,不論是搭乘大眾運輸,還是停車付費,悠遊卡已經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張卡片。去年迎來成立第20週年,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亭如逗趣地分享,若將至今發行的悠遊卡疊起來,高度已有17座台北101大樓這麼高。

「最一開始,悠遊卡從沒想過做雲端支付,它比較像一個載體,整合了許多便民服務。」陳亭如提到,為了解決金額小、支付繁瑣的交通費而出現的悠遊卡,在這波雲端支付的浪潮裡,思考的其實是如何將民眾的交通習慣與金融支付巧妙地整合在一起。

陳亭如分析道,由傳統的現金支付轉換到雲端支付的過程中,有三個由悠遊卡延伸而來的因素得考慮。第一個是無現金環境,這也是目前台北市的優勢,隨著裝設悠遊卡機的店家日益增多,自然有利於消費者使用悠遊卡來支付;第二個則是政策的配套推動,例如敬老金以敬老卡的儲值點數取代現金發放,也漸漸影響了長輩過去使用現金消費的習慣;第三個則是要掌握改變的契機,雖然疫情打亂了生活步調,但在避免人與人之間過多接觸的考量下,也讓雲端支付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結合行動化與數位化而誕生的「悠遊付」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悠遊卡公司在2020年3月推出了「悠遊付」,拓展了過去實體悠遊卡的行動化與數位化功能。「行動化是把過去的實體卡片裝載進手機裡,而數位化則是進一步讓悠遊付成為一種錢包的概念。」陳亭如如此解釋。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提到,從金額小又繁瑣的交通支付出發,到日趨增加的小額支付,「悠遊付」有效地整合了台北人的消費模式。(攝影/林冠良)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提到,從金額小又繁瑣的交通支付出發,到日趨增加的小額支付,「悠遊付」有效地整合了台北人的消費模式。(攝影/林冠良) (2)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提到,從金額小又繁瑣的交通支付出發,到日趨增加的小額支付,「悠遊付」有效地整合了台北人的消費模式。

行動化後,只要透過手機就能加值或是進行小額支付,同時,由於可在未連網路時使用,因此不必擔心因連線品質不佳而遭遇無法付款的窘境。陳亭如提及,目前與手機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悠遊卡,用戶可直接利用手機App 下載虛擬卡片使用,不論是消費表現或是記名比例,都有不錯的效益。

截至去年底,悠遊付已突破75 萬名會員,細數悠遊付與其他雲端支付不同之處,陳亭如首先提到,悠遊付可以綁定20 張悠遊卡,也可以綁定銀行帳戶自動加值,「過去悠遊卡丟了就丟了,但悠遊付有記名制的綁定功能,即使丟了還有雲端資料可以查詢,我們就能將遺失金額退還給消費者。」

同時,悠遊付也積極結合市府服務,與使用者的生活做連結。例如「親子綁定」功能可連結數位教育平台,學費帳單能透過悠遊付即時繳納;另外也能透過悠遊付領取生育與托育補助,「過去使用實體卡片,無法得知使用者的身分輪廓,但透過悠遊付的綁定功能,就能清楚知道這位使用者的角色,進而提供更切身的優惠資訊。」陳亭如認為這樣的折扣資訊對使用者而言是更有意義的,同時也能促使民眾嘗試轉換支付方式,建構更完善的智慧金融模式。

「悠遊付」可以減少實體卡片的發行,只需攜帶手機就能租借YouBike、買小額商品。(攝影/林冠良)「悠遊付」可以減少實體卡片的發行,只需攜帶手機就能租借YouBike、買小額商品。

金融智慧化是當前不可或缺的服務
另一方面,甫取得純網路銀行執照的「將來銀行」,在這波雲端支付的趨勢裡也躍躍欲試。將來銀行法務長李蘊恆指出,雖然許多傳統銀行已紛紛推出自家App,但介面設計上仍然以原有的金融商品為核心,且傳統銀行所衍生出的儲匯、證券、保險等業務,可能都分屬在不同的子公司;純網銀的優勢則是打破商品間的疆界,將這些金融服務整合在一起,也因為沒有傳統銀行的行政、制度包袱,在App 的設計上能更貼近客戶的喜好與需求,讓使用者能打造專屬自己的純網銀頁面。
李蘊恆也指出,根據台北市民政局的統計,15 至39 歲人口已占目前台北市人口30% 以上,「這群人對於資訊的共享、掌握程度都是比較高的,純網銀作為一種創新的金融服務,自然瞄準這樣的年齡段作為目標客群。」加上台北擁有高水準的網路技術與網路普及率,還有消費者對金融服務有較高的使用需求等,都是網路銀行在台北發展的利基。

網路銀行將「科技」與「金融」結合,讓金融服務更加便利。(攝影/林冠良)網路銀行將「科技」與「金融」結合,讓金融服務更加便利。

李蘊恆認為,科技能替人們解決許多生活上的不便,而許多生活型態的最後一哩路,都會與金融服務有所連結,例如叫車服務或是外送平台,最終都會需要金錢支付,「連結日常生活與金流間的角色,就是網路銀行希望能做到的服務。」

也由於網路銀行提供的不僅是既有的金融商品,而是結合現有生活型態的金融服務,李蘊恆表示,以將來銀行為例,「其實我們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成是一間領有金融牌照的科技公司。」將來銀行之後要推出的App,在介面上會更以使用者的習慣為導向,「就像客戶能透過App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在什麼地方,就可以更了解和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未來,網路銀行不再只是處理匯款、投資時才會想到的金融服務,而是融入在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之中,只要有金流的地方,就有網路銀行。

像這樣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金融服務,對雲端支付或是網路銀行而言都是重要的考量,陳亭如也提到她對智慧金融的想法:「在不與使用者面對面接觸的雲端服務中,我們一直希望能創造『新體驗』與『心體驗』,即使是透過手機或網路,也能感受到人情味。」而李蘊恆也希望,未來提到智慧化一詞,不會只有物聯網或是自動車等事物,金融服務的智慧化,同樣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將來銀行」期望以創新思維,打造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圖/將來銀行)「將來銀行」期望以創新思維,打造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圖/將來銀行)


文ー田育志
攝影ー林冠良
圖ー將來銀行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