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6年6月第593期—崇尚自然 照起工做 古早味米粉汤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7-06-19

3054

古早味是一种态度,它崇尚自然。例如熬汤,传统的高汤一定得老老实实用禽畜的肉、骨或水鲜熬制,不胡乱添加人工调味料,诚如西谚所云:欲煮出好汤,锅子必须先微笑。汤要美,先得喂锅子美味。
 
现在有很多掌勺的人拜了味精做师傅,以为有了味精就会烧菜,任何东西都加味精。中华料理多依赖味精,尤其小吃摊,好像没有味精就不会煮汤,鱼丸汤、海鲜汤鲜少用鱼骨熬制,整包味精就习惯性地倒入锅中,形成顽固的集体怠惰,很令人泄气。
 
用心熬煮端上好汤头
最能具体表现这俗谚的,首推北台湾的「米粉汤」。米粉汤的汤头之所以美味,乃因熬煮过猪肉和内脏,非常腴美,实不必再作任何调味。我无法忍受米粉汤了无滋味,仅依赖味精掩饰,吃味精米粉汤像遭遇骗子,一口就令人绝望。▲大稻埕米粉汤。(摄影/杨智仁)
 
华阴街巷弄里的「大稻埕米粉汤」营业已一甲子,除了米粉汤外还卖咸粥,两者的汤头皆十分浓郁甘甜;汤太好喝了,胡椒粉微微提醒了味蕾,去感受那脂香和肉质香,每次我去总是见到食客要求加汤。此摊并非用较方便快速的瓦斯炉来烹制,数十年来都沿用炭火熬煮食物,我不确定如此坚持是否影响米粉汤的品质?那粗米粉在高汤中有一种亮丽的气质。▲大稻埕米粉汤以炭火熬煮食物,汤头十分浓郁甘甜。(摄影/杨智仁)
 
更重要的恐怕是同煮在那一大锅米粉汤里的猪肉、猪内脏和油豆腐。站在摊後不断切肉切内脏的老板显得极其专注,一丝不苟的样子。
 
米粉的传统制法
米筛目制法略同於米粉,只是压榨的器具相异。片冈岩书中所述大抵是曩昔的做法:米粉的制法是白米洗净後磨成米浆,盛入布袋榨去水分,脱水後的粿胚作成拳头大圆块,放入蒸笼蒸半熟,取出用臼捣均软後,放入底有数十小孔的铁筒内,由上面压缩即成为米粉条;铁筒的下面有大锅,落下大锅内的米粉条煮熟後,捞起披在竹箦,拿到外面晒乾即成。当时制造米粉本身并无利润,每公斤的米粉价与米价相同,可副产物如米糠、洗米汁、米粉汁可做养猪饲料,间接利润不少。米筛目使用很多细孔的亚铅板,压出约4、5公分长的米粉条,煮熟後即可食用。泡甜汤做夏天的清凉食品;另有甘薯粉做材料制成的粉粿。
 

本文摘自观光传播局出版的《味道台北旧城区》一书。深耕、研究美食十余年的作者焦桐,亲自走访艋舺、大稻埕、大龙峒等地,耗时近半年,品尝百家饮食,最後严选167间店,带领旅人一同探索台北老味道。

《味道台北旧城区》
焦桐着/定价新台币250元/请至全台各大书店购买


文/焦桐
摄影/杨智仁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