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以漫畫編織生活漫畫——編輯黃珮珊×漫畫家簡士頡(台北畫刊111年10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2-10-05

2159

歷經時代的演變,台灣漫畫早期是以紙本的「翻頁漫畫」為主,近年來符合手機閱讀習慣的「長條漫畫」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創作形式與主題的變化,是否呼應、映照著當代?透過漫畫編輯黃珮珊與漫畫家簡士頡的對談,傾聽漫畫與編輯者、創作者及讀者之間的故事。

漫畫家簡士頡(攝影/Ray Chang)(攝影/何思瑩)
漫畫編輯黃珮珊(攝影/何思瑩)
游移在現實與虛擬之間
漫畫帶領讀者游移在現實與虛擬之間,是讀者認識世界、也是逃離世界的方式,而每一位漫畫工作者也一定曾是重度的漫畫讀者,在漫畫空間中找尋自己與生活間的距離。

「無論是醒著或是睡著,漫畫充斥著我的世界。」對簡士頡來說,漫畫就是他的現實生活,也是他梳理日常的管道,同時提供他一個安全的距離去探索生活,脫離現實生活的無趣。他常自嘲自己的作品是「商業垃圾漫畫」,就是因其以娛樂為基底進行創作,邀請讀者一同戴上娛樂性的濾鏡去看待生活。

與簡士頡不同,作為漫畫編輯者的黃珮珊則是從漫畫看見「再現真實」的可能,「漫畫適合表達出真實中抽象的部分,這是攝影較難做到的,而那往往才是真實最迷人的部分。」她說,在非虛構故事中,往往會透過虛構的元素以增加可看性,反之,虛構的故事也涵蓋大量的田野調查與事實根據,以此增加故事的共鳴。她認為,漫畫就是說故事的藝術,漫畫故事的核心與結構的重要性,能豐富視覺圖像,提升讀者的想像力與理解力,讓漫畫更加「紀實」。
 
黃珮珊,「慢工文化」出版社社長,曾以《熱帶季風》獲得金漫獎漫畫編輯獎。(圖/黃珮珊)黃珮珊,「慢工文化」出版社社長,曾以《熱帶季風》獲得金漫獎漫畫編輯獎。(圖/黃珮珊)
 
簡士頡,擅長揉合時尚與歷史文化,賦予傳統題材新面貌,著有《北投女巫》。(攝影/Ray Chang)簡士頡,擅長揉合時尚與歷史文化,賦予傳統題材新面貌,著有《北投女巫》。


對漫畫有不同看法的兩人,卻同樣都對歐陸漫畫強烈的個人風格印象深刻,過去日本漫畫在台灣長年當道,讀者對漫畫有固定的習慣視覺,歐陸漫畫打破了黃珮珊和簡士頡對漫畫的想像,於是他們也將這樣的影響帶進漫畫工作中。

與當代社會對話的載體
漫畫與生活息息相關,時代更迭下,台灣當代社會氛圍也影響漫畫家的創作題材,近年來出現不少著重於挖掘台灣本土元素的作品,像簡士頡的《北投女巫》正是擷取台北都會女子的社交氣息並結合強烈個人風格的漫畫形式。「台灣這幾年出現許多很棒的作品,都是藉由題材探討『核心認同』。」簡士頡說明,台灣特殊的發展過程,讓每個人對於台灣的想像都不一樣,而漫畫誠實地反映出這樣的氛圍,在摸索「我」的定位中去探尋何謂台灣、何謂台灣漫畫。從商業漫畫家的角度觀察,他認為目前台灣的漫畫仍在尋找一個猶如日本、歐美漫畫的穩定商業模式,渴望從中去定位台灣漫畫的長相。

「我在工作中發現,台灣近期出現大量討論性向及同志等性別主題的漫畫。」黃珮珊說,許多年輕創作者會把生活經驗放進作品中,如實地反映當代人們在精神文化面的思考角度。不過,她也認為,縱使目前台灣漫畫創作題材已開始越趨多元,但相較早期歐陸漫畫百花齊放的氛圍仍略遜一籌,主要還是內容與風格的單一化,無論是創作者的表現手法,或是讀者對不同風格與內容的包容度,都還有成長的空間,而這樣的問題可以透過增加閱讀廣度來打開視野,進而了解「漫畫」其實還有很多的可能性。「現在有越來越多藝術節、駐村等深化漫畫產業的推展活動正在發生,證明我們已經『在路上』,相信在長時間的養成後,將會有所發展。」

時代更迭下的漫畫轉變
不同於過往以雜誌、單行本為主要發行方式的「翻頁漫畫」,因應網路時代所生成的「長條漫畫」、漫畫閱讀平台等,也對漫畫界帶來一定的影響。

「LINE WEBTOON等漫畫閱讀平台的讀者已經大幅超越紙本漫畫讀者,平台的受眾是無限的。」黃珮珊說明,雖然在版面的空間調度上,翻頁漫畫具有較多思考角度的跨頁優勢,而長條漫畫相對受到數位載體限制,但作為漫畫編輯者,勢必得考量大多數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及不同形式與載體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並與漫畫家充分討論創作的形式與內容間相輔相成。

儘管呈現方式有所不同,不過對於像簡士頡等游刃於網路時代的漫畫家而言,創作形式的改變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困擾,「剛接觸條漫時,雖然是全新的形式,但創作時的視覺形象、語言符號都是可以通用的,因此並不會不習慣。」簡士頡認為漫畫串流平台就像是線上漫畫圖書館,內容多元又多量,便利性十足,他笑說:「在傳統與新時代的交會中,作為創作者,我應該要再掙扎一些,但漫畫平台實在太省空間又方便了,可以隨時看到不同的漫畫,對我來說很有幫助,可以了解目前受歡迎的類型與題材,誰叫我是商業垃圾漫畫家嘛!」

台北生活中的漫畫能量
題材內容、創作風格、閱讀形式……不論從何種切角討論,漫畫所賦予的情感最後還是回到「生活」。生活在台北的簡士頡往往在創作中注入滿滿的台北能量,「像是《北投女巫》中女巫們的人際關係,就是源自我觀察台北都會女性之間短暫相處、半生不熟的淡薄感。」此外,台北聚落發展歷史悠遠、文史資料保存齊全,也讓簡士頡在創作過程中能更便利地執行田野調查,「我的作品會想要從文化符號進行討論,去挖掘今日的現代化都市過去是什麼樣子,完善的文史資料給予創作者很大的幫助。」

同時,台北也有書店、推廣組織等引進各種型態的漫畫,以豐富台北的漫畫環境。「像是Mangasick書店、台灣動漫基地、龍山文創基地等,他們讓大家能夠接觸到平常少見的漫畫類型,也願意花心思舉辦漫畫展、培養漫畫家。」黃珮珊說,台北接觸漫畫的資源確實比較豐富,也有越來越多漫畫家在創作時會把台北街道融入漫畫中,「這對於不認識這座城市的人來說,是很好的方式。」作為漫畫編輯者,她深切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關注多元漫畫類型的出版業、書店出現在台北街頭。

從紙本演進至網路形式,漫畫一直扮演著「說故事者」的角色,透過充滿想像力的圖像搭配對白,即能帶領讀者透過閱讀看見不同的生活面向,而透過出版者和創作者的努力,未來於台北可見的漫畫內容將更加多元而精彩,令人充滿期待。

簡士頡喜歡透過繪製漫畫,表達對生活的觀察與意見。(攝影/Ray Chang)簡士頡喜歡透過繪製漫畫,表達對生活的觀察與意見。


文ー翁珮恒
攝影ーRay Chang、何思瑩
圖ー黃珮珊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