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4年11月第574期-專訪環保局局長劉銘龍╱ 低調捲袖,推動垃圾革命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5-11-25

3729

一直以來,台北市環保局總是在台北城的任何一個角落埋頭苦幹,徹底貫徹了環保局局長劉銘龍的作風──在官場上低調不出鋒頭,卻總能在各大稽查現場看見他親上火線。

環工博士出身的劉銘龍,當過國大代表、環保署主秘,從郝市府的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到柯市府轉任環保局局長,環保資歷上無疑是「老大哥」,他笑言,來到環保局遇見不少昔日攜手奮鬥的小老弟,舊日情誼與默契使他如虎添翼,更能大刀闊斧擘劃台北市的環境保護藍圖。

環保局業務「上天下地」,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皆為其管轄範疇,劉銘龍積極管制空氣污染,為了解決爭議多時的燒烤店油煙異味污染,除要求餐飲業者裝設空污防制設備,更計劃推動清新空氣行動計畫,並劃定低污染區、使用低污染車輛等,以及加重處罰亂丟菸蒂的違規行為,就是要建構一個讓台北市民安心呼吸的環保城市。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局長劉銘龍希望建構一個讓台北市民安心呼吸的環保城市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局長劉銘龍希望建構一個讓台北市民安心呼吸的環保城市。(劉佳雯攝)

啟動第三波「垃圾革命」
此外,他更大膽啟動第三波「垃圾革命」。劉銘龍指出,1992年啟用內湖垃圾焚化廠,可視為台北市的第一次垃圾革命,解除垃圾大戰危機;2000年全面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則是台北市的第二次垃圾革命,目前家戶垃圾減量率達66.7%,總資源回收率達到56.38%。

劉銘龍表示,現今台北市每天產生180噸養豬與堆肥廚餘,為解決廚餘問題,環保局規劃了第三波「垃圾革命」──興建台北市首座廚餘生質能廠,希望能夠「轉廢為能」,以厭氧發酵技術將廚餘變成發電原料,未來可發電約1,000萬度電力,供6,000戶家庭用戶使用,同時年減532萬公斤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14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可吸收的碳量,若順利建廠,可望在2020年啟用。

台北市目前家戶垃圾減量率已逾6成
▲台北市目前家戶垃圾減量率已逾6成。(許斌攝)

親力親為 展現務實環保
近日南部登革熱疫情猖獗,劉銘龍早在去年底接任環保局局長時,就有先見之明,推動全國首創的「生態防蚊診所」,由專業訓練的「生態防蚊師」親至社區問診,開立「生態防蚊診斷單」,讓台北市民不用噴灑傷身的殺蟲劑,就能滅絕病媒蚊。

光看劉銘龍的資歷,千萬別以為他就只是坐鎮辦公室發號施令,事實上,不論是蘇迪勒風災後街道復原、查察大巨蛋工地積水孳生孑孓狀況,甚至連萬華巷弄「阿公店」的噪音問題,劉銘龍都親力親為,在晚上10點多親自前往探訪。不論是環保政策的研擬,還是推廣與落實,劉銘龍無不一手掌握,為的就是希望展現務實環保,為台北市民打造一個清新無污染的環保之都。


文/Kuan
攝影/劉佳雯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