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2238則文章
-
北門咖啡館外的歷史風景(台北畫刊109年11月)台北市的北門周邊,幾乎說明了這座城市一百多年來的開發史, 從清代的傳統城樓,到日本時代的西化建築,後來築起了高樓, 建了高架橋與天橋,如今又變成行人廣場,還多了幾家咖啡館。小小的北門街區,見證了台北的時代遞嬗。 日本統治台灣之初,沿用清代的官方建築作為辦公室,官署原址在今日台北市中山堂周邊。台北城牆拆除後向外延伸拓展改為寬敞的三線道,對於一座城市的想像,從傳統中國式的城樓,轉變為如同歐洲城市...7322020-11-05
-
虛擬世界的真實之聲(台北畫刊109年11月)隨著網路而生的虛擬世界逐漸與真實生活結合,人們已開始習慣被大量的網路資訊圍繞,然而面對真假難辨的各種訊息,除了仰賴閱聽人自身的事實判讀能力,更需要有能夠集思廣益、協助查明真相的團體,透過線上與線下等多元管道,努力在這虛實交錯的世界,傳達珍貴的真實之聲。 科學知識防疫 發起闢謠大戰 今年台灣社會面臨總統選舉、新冠肺炎等重大事件,各種傳聞滿天飛,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從沒停下腳步休息,除了針對...5842020-11-05
-
在台北,保有幽默的眼光(台北畫刊109年11月)這一批關於台北的照片,是我攝影生涯的原點,雖然我現在的表現手法已改變很多,但每當再次看到這批最初的作品,總能從中再次學到東西。 當時的我是一個賣家具的業務,每天從新店騎腳踏車到台北東區上班,來回20 公里。有一天我突發奇想,這段每日來回的路途其實很值得感受,於是我開始用手機記錄下這片日常風景,照片數量很驚人,我的朋友常叨念IG 都被我洗版了。 那幾年我拚命地拍,過程中慢慢知道了自己可以...3332020-11-05
-
夜晚的台北散步(台北畫刊109年11月)記得第一次和朋友在台北夜走,我們從大直開始,慢慢散步往捷運板南線移動,途中還吃了一碗涼麵配味噌湯,雖是大半夜,小吃攤卻一位難求。後來又有一次,忙著布置展覽直到凌晨才回家,獨自從國父紀念館慢慢散步,就這樣走過東區好幾條街。路旁居酒屋窗內的橘黃色燈光,混合著客人的談笑聲,還有不知哪戶的三色花貓,身上掛著小鈴鐺,不怕生地和路過行人打招呼,像是在說歡迎光臨,在夜裡顯得特別溫暖。 ...2422020-11-05
-
實踐台北宜居大未來 台北市副秘書長李得全談居住正義(台北畫刊109年11月)落實「居住正義」,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時所提出的承諾,也是至今仍持續努力的施政重點。在市長授命下,具有都市規劃與地政等相關學識、經歷的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得全,肩負督導居住正義政策規畫與執行的重任。透過多元參與,不斷滾動進化提出「居住正義2.0」系列行動,運用公私協力及跨域治理,提高社會住宅服務質量、協助危老建物改善或重建,並且致力健全房市,為市民打造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宜居台北」。 台北市政府...4152020-11-04
-
布局理想生活藍圖 實現多元共好的居住典範(台北畫刊109年11月)台灣從對社會住宅完全陌生,到如今內政部推動「8年20萬戶」的目標,社宅已成為實現居住正義的方法論之一。作為台灣興辦社宅的領頭羊,台北市「居住正義2.0」政策納入多元面向,從社宅的興建、招租,到完工後的維護管理及服務,從中照顧弱勢,形成環環相扣的完善規畫,打造出令人期待的台北市居住藍圖。 興隆社會住宅原址為安康平價住宅,因原始建築老舊急需修繕,同時希望提供較佳居住品質並改善周遭景觀,於是改建為機能...5342020-11-04
-
民宅更新修繕 打造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台北畫刊109年11月)台北市目前仍有許多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舊住宅,尚待被加強打造為全齡居住空間。除了優先強制拆除、重建海砂屋或結構有安全疑慮的建築物,台北市政府也致力推動民宅整建維護,包括提供「在宅安老宅」一站式居家修繕、補助增設電梯,並持續推動「原有住宅無障礙設施改善補助計畫」,期許高齡者在台北的生活能免去諸多不便;另外也聚焦中低收入戶原住民,提供「建構或修繕住宅補助」,讓所有民眾共同宜居在台北。 劍潭整宅住戶...10712020-11-04
-
房價資訊全都露 公開透明的房市交易政策(台北畫刊109年11月)身為大城市裡的無殼蝸牛,你是否也曾煩惱租不到或買不起房?台北市政府試圖讓房市交易資訊更透明、公開,並讓房地稅制更為合理,保障自住權益,才能落實買賣雙方的居住正義。為此,台北市政府透過大數據資料,解決實價登錄中,房屋與車位價格混算所造成的房價陷阱,也提供訴訟以外的紛爭解決機制,為民眾調解租屋與購屋糾紛,並結合教育資源宣導租賃知識,從消費者角度消弭資訊不對等的困境。 台北地政雲推出的房價查詢功能,協...398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