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5年10月第585期—台北老城区的蜕变重生 翻转艋舺 风华再现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6-10-18

4278

在全球化的反思浪潮下,如何凸显在地化风格,成为一门城市显学,尤其是世界级的古都旧城,皆积极重塑属於自己的城市风格,132 岁的台北城也是如此。如何让老城市拥有新生命,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世界古城振兴改造 活化地方产业

京都是日本文化的缩影,为了振兴千年古都,日本在 1974 年通过「传统的工艺品产业振兴法」,此一法案活化了日趋式微的地方产业,更特别针对人才培育、设计开发和硬体建设投入几十亿资金。从传统找到生活的价值,不仅让地方产业繁荣,更让全世界感受古都自慢的魅力。

▲从传统中找出新价值,不仅能让地方繁荣,更能让世界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图/Fotolia提供)


而另一座古城首尔,藉由清溪川重新整治工程,让原本深埋地底的排水沟,以崭新面貌重塑都市景观。水道两旁的路树,搭配韩国传统名画装饰而成的壁画,以及重现昔日居民生活的洗衣石与石桥等,不仅让原本黯淡的江北地区充满浪漫气息,更成了观光新景点。


轴线翻转 旧城区展新面貌

国际级城市在做的事情,台北市也没停下革新的脚步。艋舺(今万华地区)是台北较早开发的区域,因邻近淡水河,舟楫之便使得商业活动发达,繁华兴盛,之後随着河沙淤积,城市发展重心东移等因素,而渐趋没落。

 

为了重现西区风华,台北市政府积极推动「西区门户计画」、「中正万华复兴计画」。今年初忠孝桥引道拆除,不仅让沉寂已久的北门重现於世人眼前,更是西区轴线翻转的开始,之後也将针对台北车站周边的行人空间、行车动线与公车路线等进行整体性规画,未来机场捷运通车後,便能满足大量出入的人潮及产业活动。

 

除了硬体设施,「西区门户计画」以「台北城历史魅力重现」为核心精神,将区域内的公共土地、建筑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再利用,从景观空间设计的概念出发,用铺面、植栽、景观设施物等方式,呈现历史空间意象,展现丰富的都市纹理与历史内涵,让西区不仅是台北市交通转运的枢纽,更是最耀眼的城市门户。

 

指标性公共建设 带动周边发展

与万华车站共构的「双子星大楼」,则是「中正万华复兴计画」一大亮点。启用後的双子星大楼,西栋将结合万华西站客运功能,并引入旅馆业,东栋则为餐饮办公复合大楼,除了规划市长第二办公室,市立联合医院院本部及劳动局等市府机关将陆续进驻,除代表市府对於万华地区的重视外,随着人员进驻带动的人流,将可活络当地的商业发展;双子星大楼内更规画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及社会局妇幼馆,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双子星大楼启用後,将带动万华区人潮的流动及产业的活络。(示意图/台北市政府财政局提供)


来到万华,紧系台北人的民生大计长达40年的传统市场在此汇聚。其中,环南市场预计於今年11 月开工改建,而第一果菜市场与鱼类批发市场则预计於明年10月至12月开始动工。市场改建後,将改善整体市场经营环境,万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将获得提升。

 

轴线翻转让万华一步步找回往日的繁荣与风华,市府更透过「万华区艋舺商圈产业振兴发展计画」,积极发掘在地艺匠达人及亮点店家,重现万华产业的光荣时代,并以艋舺的人文历史、饮食文化及产业文化等不同特色,精心规划3条主题小旅行路线,邀请民众实际走访,在新旧交替之间,品味艋舺的万千风情。

文/叶亚薇
图/台北市政府财政局、Fotolia提供

TAG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