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6年7月第594期—看见台日宗教的融合 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7-07-17

5497

台北画刊106年7月第594期—看见台日宗教的融合 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现在矗立在台北市「青少年育乐活动中心」( 台北市青少年发展处)外的那座钟楼,在未修复前,老台北人称之为「龙门」。我约30余年前在《自立晚报》任职,离龙门很近,此处摊贩云集,常有几位同事召集来此,叫来一盘龙门水饺,就打开话匣子,天南地北的聊开来了。
 
印象中钟楼之後有座日式大庙破败不堪,大庙一侧还有座闽南式庙宇,隐约知道那里叫东和禅寺,数十年後,这一带经过整理与修复,终於一切真相大白了。
 
原为宗教圣地的东和禅寺 
东和禅寺系战後由住持新取的寺名,指的是至今犹存的观音禅寺,日本时代,如果从钟楼南侧进入,正面先瞧见的佛教「本堂」(大殿)则是「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1930年落成,当时与善导寺、临济护国禅寺同为台北3座大型佛教寺院建筑。
 
1910年曹洞宗大本山别院在旧称东门町(即仁爱路与林森南路口)建立,1920年本堂(大殿)改建,采日本禅寺风格,1923年落成,起初只开放给日人参拜,後来为了扩大弘法,乃於本堂右侧兴建汉文化闽南建筑式的佛殿,1930年再进行改建。
 
紧邻的泰北中学,原来是禅寺於1916年所创办的佛教学校,提供僧侣与信众的子弟就读,校名为「私立台湾佛教中学林」。1922年改名「私立曹洞宗台湾中学林」并收并「私立临济宗镇南中学林」,到了1935年则易名为台北中学,无复为佛教学校,战後更名为「泰北中学」。台北画刊106年7月第594期—看见台日宗教的融合 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台、日宗教文化融合的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摄影/鱼夫)
 
「叩!叩!叩!」 再现钟楼风华
钟楼是在1930年时兴建的,像一座高耸的城门,原来是别院的迎宾入口,这座钟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为单檐歇山式,日人称「入母屋造」(いりもやづくり),其上为黑色薰瓦,其下砌石以为基座,有两小一大的拱门设计,总体造型为日本桃山到江户时代的流行建筑语汇,从下方可经由楼梯登上2楼,楼上整修後改为白色外墙,周遭留有缘廊,廊边有出挑平座栏杆,里头悬有铜钟一口,但敲钟可不能乱来。
 
据曾在日本永明寺觉皇学园就读的东和禅寺第三代住持正通源灵(俗名陈进财)的回忆,日本曹洞宗永平寺的规矩还是敲一下钟要拜一拜。早上是先敲钟再击鼓,所谓「起板」,先「叩!叩!叩!」3下,就是要把人叫醒,接着3下是提醒盥洗,第3次就是通知住众上课。击板间杂敲钟,钟敲完接着击鼓。晚上则是先击鼓後敲钟,打法早、晚是一样的。
 
曹洞宗别院在日治时期是日本佛教的弘法重镇,地位崇隆,第一代院长为大石坚童禅师、第二代霖玉仙禅师、第三代伊藤俊道禅师、第四代水上兴基禅师、第五代大野凤洲禅师、第六代岛田弘舟禅师、第七代高田良三禅师;战後开山住持为心源和尚,第二代为贤顿和尚,第三代则是源灵,但偏於今之观音禅寺范围内,其余在1950年代由难民与军队所占据,违章建筑充斥,电视天线布满钟楼周围,要走进来得穿过巷弄,再钻过竹竿晒衣架,彷佛贫民窟般的存在着。我们一群来此饮酒作乐、大声喧哗者,在佛门净地里恣意放纵,其实,根本没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座宗教圣地。
 
1993年政府为整顿市容,将违建迁走,拆除大堂,原本打算连钟楼一并处理,幸好在文化界人士的极力争取下才获得保存,并列为市定古蹟,2002年,修复完成,布置石宫灯,改铺草地、石板步道和石墙,然後重新点灯照明,敲钟庆祝,重现风华。
 
现在来到钟楼下,隐约听见东和禅寺里传来的诵经声,便拾小径而入,寺里保留了日治时期许多佛教的元素,仔细看,还有一些颇具深意的「寺纹」均足以列入文化财,只是令人好奇的是当初为什麽能将台、日不同宗教文化如此距离的共存,大概是因为宗教无国界吧。


文. 图. 摄影/ 鱼夫(弘光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