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来去寻找妈妈的古早味 (台北画刊108年5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05-12

7196


来去寻找妈妈的古早味 (台北画刊108年5月)五月适逢母亲节,我的母亲大人年事已高,不再做菜,我只好在台北街头寻找妈妈的古早味。

先祖林坤系迁台第六代,在屏东大鹏湾养鸭致富,祖厝在田家厝,宅院周围以松柏竹梅四座花园镇制4个角落,其中有2座通连的四合院,依4亭32房76门遵古建构,家族规模惊人,当时林家从台南请来总铺师和拳头师,福州总铺师教女人做菜,拳头师当然就是教男人功夫,保卫家园了。

祖父因此学会了拳脚功夫,打起拳来虎虎生风,而且还习得易牙之道。後来搬出祖厝,战後因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而家道中落,祖父乃在市场前方的住宅旁摆摊卖起咸粥和香肠熟肉,母亲大人是刚嫁过来的媳妇,也很认命地帮忙烹调,另请一位平埔族的原住民来洗碗,祖父不但善於易牙之道,亦因功夫底子够,中气十足,大喝:「咸粥哦!」便招徕许多饕客前来品尝,生意「冲冲滚」。

妈妈的手路菜
贤慧的母亲嫁为人妇,因为跟着「大官」(祖父)做生意,学会做各式咸粥,诸如芋头粥、笋丝粥等等。後来搬到台北和我同住,因为是煮给家人吃,不惜成本,下料特别丰富,我除了大快朶颐外,更加以手绘,眼耳鼻手全到齐,方知母亲的爱心无微不至,用自炒的葱头酥和虾米爆香,有时加进香菇、芹菜珠,再者花枝切片、剥皮虾仁、竹笋、鱼丸,少了其中一样,绝不出手。每回母亲大人说要煮咸粥,全家大大小小莫不鼓掌欢呼,一锅咸粥出炉,三两下一扫而空。

咸粥之外,母亲大人还会切来三两份小菜,三层黑猪肉是必备,油渍渍的,望之垂涎三尺;豆干较费事,得先卤个好几小时才能上桌,人生得享如此美味,真是幸福得难以言喻!

每逢端午佳节,母亲大人必包粽子,从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到现在六十余年了,从未间断,不只令祖父食指大动,父亲在往生前,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亦须忌口,却还央求母亲包粽子。从前我看父亲大啖粽子,非4、5粒以上,绝不善罢干休,然後捞上2碗竹笋汤,咻咻咻地下肚,说是调中益气助消化,频呼过瘾。
来去寻找妈妈的古早味 (台北画刊108年5月)▲母亲的粽子和材料。(摄影/鱼夫)

我也爱吃这味粽子,惜食量没父亲大,只能拚个2、3粒,但仍意犹未尽,空余恨力有未逮,不过从前只消孩子们放学回来,便欢声雷动,书包未搁好、手没洗,就来探抓粽子,讨打之後,一大串粽子,不一会儿工夫,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於是这包粽子乃成了孩子们负笈国外前、返国後,母亲必备的家乡味。我们家的孩子有些在国外求学,时常念着阿嬷的粽子,出国前要吃粽子,取其「包粽」,返台後,必吃粽子,则有一解思乡之苦的作用,粽子的美味,乃成为我们家安定的力量之一。

粽子在台湾,南北做法不同,吾家乃南部水煮粽,先选长糯米浸泡後,去其表面残渣,先洗米,其次用香菇爆香出汁,再将上等胛心肉炒入汁内,滤其汤汁,用来文火炒长米时搅拌,使其吸收均匀,尽得肉香精华。

另外,云林上等土豆、硬心蛋黄、自家爆的葱花、虾米等均得备妥,包粽子时要紮紧不外露,露馅则水煮时会崩解形状,滋味尽失,然後放入滚水中焖煮一个多钟头,乃大功告成!

南部粽包法与北部粽不同,咸粥更是各异其趣,当然,现在台北什麽都有,不过大都要到大稻埕、艋舺去找才有,我偶尔会在这些老社区里挖到宝,心中那种雀跃,实在难以言喻。

图、文/鱼夫


影像分享
端午节,母亲包粽子的过程再拍一次!

延伸阅读
逛市场不是妈妈的生活专利
来去迪化街食凉哦!
来去慈圣宫前边吃边谈吧!
来谈咖啡职人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