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生活实验室 走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台北(台北画刊108年6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9-06-11

3332

听到「智慧城市」四个字,或许您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那座集合各种创新与资讯科技,智能又便利的前卫城市。然而这样的想像,其实只是「智慧城市」的表面,而忽略了「智慧」所蕴含的内涵,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全面性改变。

生活实验室  走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台北▲「智慧城市」计画中的「智慧路灯」专案,是备受期待的项目。(图/台北市资讯局)

新创得以实证  生活充满可能
要打造台北市成为一座智慧城市,由公部门带头创造开放场域,让潜力新创科技得以实践自是不可或缺。

台北市长柯文哲曾在2016年提出「让台北成为一个生活实验室」的愿景,对於这个源自欧洲「Living Lab」的理念,资讯局主任秘书陈慧敏补充表示:「很多科技在发想时,必须慢慢地、有机地进步成形。将台北市变成一个开放场域,让科技可以落地实验,也同时得到民众真实的回馈。」

在这样的方针下,台北市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实证场域,由台北市资讯局主责推动的「智慧城市」专案,主要以「Top-down」与「Bottom-up」两种方式推动。「Top-down」是指由上而下、由公而私的施行模式,也就是由各局处研拟出符合部门需求的计画,再透过资讯局等相关单位引介合适的创新科技。目前正在推动的智慧交通、智慧公宅、智慧健康照护、智慧教育与智慧支付等政策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举例来说,智慧交通中的「智慧台北车站」计画,就是公部门为使旅客能在台北车站快速找到正确路线所拟定的专案。专案拟定後,再交由民间业者开发「台北车站通」App,透过大量布置在室内的低功耗蓝牙定位(Beacon),不仅能定位使用者的水平位置,还能感应使用者所在楼层,快速切换楼面资讯,帮助民众更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而「Bottom-up」则恰好相反,由下而上,开放民间业者主动向市府提案,运用「概念性验证模式(Proof of Concept, PoC)」,来评估创新理念与科技走向普及化、政策化的可行性。也就是由业界提出公共事务的创新解决方案与技术 ,搭配官方开放小范围的测试场所(称为「实证场域」)来试验民众的接受度、记录实验数据,最後再判断如何调整或是否纳入政策。

生活实验室  走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台北▲北市府积极测试「无人小巴」,期望以创新思维让台北的交通走向未来。(图/台北市资讯局)

然而,「Top-down」和「Bottom-up」并非决然二分,「智慧城市」即是两种方式综合後的实践,例如目前成果显着的「智慧停车」专案,就包含了台北市停车管理工程处由上而下引导民众使用App,同时也纳入民间业者的技术端,如地磁感应技术,完善整个政策方案。
 
智慧停车 牵起科技与生活的桥梁
在目前智慧城市的方案中,「智慧停车」绝佳地演示了资讯和民众生活的直接互动。以「北市好停车」App作为专案的主要平台,除了能取得即时的停车资讯,节省民众寻找车位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道路车流;目前更逐步推动透过App自主开单的线上服务,同时结合智慧支付,提供多样的停车费缴纳方式,便民之外也和「无现金交易」的施政目标合流。

打开「北市好停车」App,地图即刻显示附近的车位剩余情形,轻触代表个别车位的方格,便可浏览该位置的收费时段、收费标准、更新时间等基本资讯,还能连动Google导航前往指定停车地点。此外,用户只要下载「pay.taipei」App并绑定车号及支付工具,甚至能一并浏览停车费用并即时缴纳,可说是将停车的周边服务做了突破性的整合。

技术革新 智慧停车的三段式升级
然而台北市目前的智慧停车机制并非一蹴即成,而是经过三个阶段、不同功能导向的实验发展而来。

Stage 1 
零时差!一级战区的即时空位动态

 首先,如何达到停车格资讯的即时更新与正确性,是第一阶段面临的挑战。经过一连串技术评估,停管处选定「地磁」作为感测装置,透过埋入地底的磁力感应系统,侦测车辆移动时周围的磁场变化,等停完车、磁场稳定後,传输设备就会将讯号发送至云端,即时更新车位动态。

除了感应车位的动态外,北市府更针对传输技术进行改良,将过去采用的「LoRa」换成了「NB-IoT」。前者是由车位点发送讯息到统一的中继站,再经由中继站回报後台;而现在采用的「NB-IoT」则透过车位下的sim卡与基地台直接串连,不仅流程简单、设备便宜,传输也更即时,甚至覆盖范围更广,大大提升了停车资讯更新的即时性,也增加了普及的可能。
 
Stage 2 
全线上!开单缴费自己包办
当基本的车位资讯问题得到解决,停管处机电科科长李世芬笑着说,他们忍不住开始想路边停车的开单与缴费或许能有更聪明的作法!

生活实验室  走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台北▲停管处机电科科长李世芬表示,「智慧停车」专案综合了公部门的方针与民间技术专业。

实际上,非人工的开单缴费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例如「智慧车柱」(结合车牌辨识技术与摄像镜头)早已发展成熟,也成功普及到全台停车场。但并非所有路边车位所在的街道都适用,加上硬体成本较高,於是停管处大胆地提出假设——有没有可能让民众自己开单呢?透过「北市好停车」App结合「pay.taipei」支付平台,让民众在停好车後自行登录进、离场时间,即可用手机自主开单缴费。点入停车费栏目还可浏览款项,直接用「pay.taipei」支援的支付方式付款。目前,台北市已有两处「实证场域」开始试用。

Stage 3
更好用!智慧停车的下一个未来

问及「智慧停车」的下一步,李世芬表示,希望能让App的使用更贴近市民的习惯,进一步让智慧停车进入民众的日常。例如,民众对於「北市好停车」App常见的评论是「资讯不够即时」,但其实只需稍稍挪动地图,便会立即更新资讯。李世芬说:「或许未来我们应该加上更新按键,或是好好调查民众的使用习惯再做修正。」而这种经过实践後再修正的作法,正是「智慧城市」得以健全发展的基础。

生活实验室  走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台北▲市府周边的智慧停车格具备「智慧车柱」与新式的地磁系统,停车者可用手机自主开单及缴费。(图/台北市停车管理工程处)

一座城市的进步不在光鲜的硬体与技术,而是如何体现与市民生活的和谐互动。如何运用资讯,让资讯与科技成为推进市政与市民生活的良性循环,正是城市「智慧程度」的展现。台北正以开放的态度与稳健的脚步,迈向永续宜居的智慧城市。

生活实验室  走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台北▲「北市好停车」App让民众即时掌握车位状况。

文/许慈恩、朱婉慈
摄影/朱婉慈
图/台北市资讯局、台北市停车管理工程处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