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台北画刊107年9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9-12

1.4万

9月28日,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孔子诞辰的教师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立下教学的典范,更因而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而在教师节,除了缅怀这位历史上伟大的师长,更提醒着我们维持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摄影/赵守彦)
 

千年祭孔 新旧并存

每年教师节,台北市孔庙都会举行祭孔释奠典礼,祭孔的仪式最早可追溯至孔子逝世,由鲁哀公下令祭孔,到了汉明帝时期,祭孔才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而今日所见的释奠仪式与「至圣先师孔子」的称呼,则到了清朝才完整底定。台北市孔庙自1930年由地方仕绅集资建庙完成後,迄今已举办超过八十多年祭孔释奠典礼,近来每年约吸引2,000人次前往观礼。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台北市孔庙释奠典礼庄严隆重。(摄影/赵守彦)
 

奉祀至圣先师孔子牌位的大成殿,前方有座突出的平台,称为「丹墀(音ㄔˊ)」,丹墀是祭孔时安置乐器并供佾生献佾舞的场所。完整的祭祀过程有37道程序,大致可分为「准备、迎神」、「祭祀」与「送神、礼成」3个部分。执事人员则有由孔子嫡孙担任的「奉祀官」、传唱并指引献礼人员的「引赞」、负责高唱曲目以及控制乐舞起讫的「乐长」、演奏雅乐的「乐生」、担任佾舞表演的「佾生」,以及其余各部分服务的执事人员「礼生」等。
 

庄严的仪式中,有几个别具意义的程序。「瘗(音ㄧˋ,埋葬之意)毛血」是由礼生捧着盛装牲畜毛与血的毛血盘到瘗所处挖土埋葬,意为将自大地生长的牲畜埋藏在土中以滋养土地,使万物生生不息,并有洁净之意;近年来因为保护动物意识提升,已改由红麴制成的红水替代动物血。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瘗毛血」象徵万物生生不息。(摄影/赵守彦)
 

与时俱进 创新精致

自父执辈起就居住在台北市孔庙附近,并担任十多年祭孔大典礼生老师的陈应义,对祭孔释奠大典的情感格外深厚,自身也经历过典礼的变革。例如传统礼成後的「拔智慧毛」习俗,智慧毛指的是祭孔祭品太牢(牛)头上的毛,民间传统认为文圣享用过的牛只的毛,取下後可增添智慧,去年改由智慧毛造型原子笔替代。由桧木制成的智慧笔,笔身刻上经典《论语》章句「学而时习之」,并披挂在特制金牛身上让民众排队拔取,传承此过往习俗,今年也准备了具儒风特色的限量中庸智慧笔卷要赠送给观礼民众。
 

此外,每年祭孔大典前,由台北市立明伦高中、台北市立重庆国中、台北市大同区大龙国民小学组成的礼生、乐生与佾生都必须经过密集训练,陈应义也担任多年礼生的指导老师。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祭孔大典的乐生由台北市立重庆国中学生担任。(摄影/赵守彦)

 

无形资产 代代传承

谈起培训明伦高中学生成为礼生,陈应义说,很开心见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转变:「刚开始,很多学生较无法平心静气,但在学习之後都变得更为沉着而稳重有礼。」
 

对於祭孔大典的工作,陈应义直说要有热情和耐心,毕竟长达1小时的典礼必须在太阳下站着,动作细节又很讲究,从训练到完成典礼的一连串过程,对於参与的学生来说是对耐心的训练。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由开平餐饮学校制作的祭品共189道,种类相当多。(摄影/赵守彦)
 

此外,陈应义也谈到过去台湾经济尚未发达时,小学生担任佾生除了有荣誉感,还可以得到一双全新的布鞋,当时的学生家长无不争先恐後报名参加,但现今社会经济环境改善,物资不余匮乏,加上少子化问题,招募小学生加入祭孔仪式变得相对困难,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也形成挑战。
 

渊远流长的祭孔仪式,从古至今有过许多变革,而值得保存的不只是典礼本身,更是背後蕴含的文化、礼节,还有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台北孔庙祭孔大典 古礼中现新意▲1955年台北孔庙祭奠典礼。(图/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提供)

文/张盈华 摄影/赵守彦 图/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提供

TAG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