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5年7月第582期— [公民总主笔] 善用网路媒体资源 让市民成为市政最佳推手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6-07-20

2484

Fotolia_81650041_Subsc_opt.jpg
▲现今网路媒体具有你我难以想像的力量,善用则能提升在地社区发展,创造双赢。(图/Fotolia提供)

平时我们谈到媒体,几乎都是指大众媒体。即使到了网路时代,我们对媒体的定义,依然没有什麽改变,想到的还是电视台或者报纸,以致错失了透过网路媒体经营社群,提升在地社区发展,甚至创造社区中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网路无国界,但运用在实体的社群上,一样可以发挥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空间。这时候的媒体,恰好可以扮演大声公的角色,居间串联,提供平台,让在地居民自行发表意见和发挥力量。不过,台湾多数城市的官员不懂这些,他们以为网路直播就是开放,以为将资料公布在网站,就是透明。

社群不是制造出来的

例如柯文哲市府团队,为了达成当初选举时「开放政府、全民参与」的诉求,成立了公民参与委员会,让公民参与市政,并透过区里,举办参与式预算等审议式民主的计画,颇让人耳目一新。然而,在整个台北市并未引起太大的回响,一方面许多基层官员对相关计画不了解,另一方面只有少数人或者利害关系者才会积极参与,自然就降低了效应,有如只是小众的公民参与。台北市民并未真正因此动起来。

面对一名权势庞大的媒体主管提问:「该怎麽制造一个社群?」脸书创办人马克.祖克柏的回答是:「不可能。」他说:「你不能制造社群。」「社群早就存在,他们早就已经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你们应该问的问题是,你们可以如何协助他们以更好的方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要推动公民参与不能一头热,不能是承办者殷殷切切,居於主角地位的市民反成为被动参与者。这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徒劳无功,对於柯市长希望达到的台北市愿景,也将有不利的阻碍。

市民才是媒体操作主角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便也最容易的途径,就是利用网路,从在地社群媒体着手,社群平台里的与其说是新闻,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资讯的传达与互动,不是由媒体主事者进行操作,而是由市民自己来动手。

《媒体失效的年代》一书作者杰夫.贾维斯(Jeff Jarvis)说:「新闻机构也可以协助独立部落客与社群通讯记者成功报导他们自己的成绩,为他们提供内容、宣传、科技、广告网络、训练以及合作的方式。」

所谓的大众媒体喜欢譁众取宠的事件,无论是政治或艺文八卦,都是这些传统媒体主事者的最爱,因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最高的点阅率和分享,但对於在地关心的生活和事件,却不屑一顾。这反而给予网路媒体一个机会,善用媒体人对新闻资讯的掌握和传播能力,若能协助市民提供内容,创造在地商机,并加以培训,就能创造互助合作,共享资源的机会。


这时候,市府的角色,便只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协助,并尽量开放各种可能的资料和数据,帮助市民做决策,而这些拥有决策工具和宣传能力的市民,也将是市政的最佳推手。


媒体要改变心态,不只是成为内容提供者,还要变身成社群的服务者,加上政府的助力,则在地的振兴与发展,将会是顺水推舟,日行千里。

000_Was6474134_opt.jpg
▲媒体应该成为社群的服务者,加上市府适度开放资源与协助,拥有决策工具和宣传能力的市民,将是市政的最佳推手。(图/法新社提供)


庄丰嘉

VB5A9259_opt.jpg

从传统媒体跨境网路媒体,创办新头壳新闻网,如今投入串楼口(translocal)社群新闻平台,相信推动社会往前走,是媒体人最大的责任所在。

曾任新头壳网站创办人之一、中央社副总编辑、台湾日报总编辑、新新闻党政记者、自由时报国会及党政记者及台湾记者协会第十届会长。目前为台湾和平草根联盟理事长,并担任FM93.1每周一至周五晚上6点到7点「公民总主笔」主持人之一,节目邀请市民朋友一起加入讨论财经、文化、公民社会、教育等议题,欢迎听众朋友准时收听。


文/庄丰嘉
图/庄丰嘉、Fotolia、法新社提供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